由于疫情关系,根据近期下半年SAT考试的不确定性,很多考生转向更为平稳、且含金量相同的ACT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ACT渐渐成为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和家长的新选择。沃邦教育特为大家带来
ACT考前大预测,一起来看一下吧~
科学考试作为ACT最大的拿分项目之一一直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但也有很多同学对科学较为不擅长导致不自信丢分。
今天我们来一起破除迷思,树立对科学考试正确的认识并对即将到来的考试进行一定的预测。
首先回顾2018-2020三年来的科学部分题目如图:
可以看出理化生仍然是考试的主流,而对于广大考生不算熟悉的学科尤其是天文学数量较往年进一步减少。在进行复习时对于理化生三科的掌握将是高分的基石。
另外,近三年排名前五的热门考点为:
由于科学考试需要应对所有考生水平,
考试中出现的任何考点均不需要过深的理论知识。即使对对应科目毫无接触也能通过题目给出的信息做对大部分题目,所以同学们在遇到不了解的科目时不用过于担心。有对应知识背景的同学可以加强复习以确保准确率。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各个科目在10月份可能考到的考点。
物理
牛顿三大定律
牛顿三大定律是力学知识的基石。其可以分为三部分:
2. 物体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反比于物体质量。在图表中可以发现此种正比或反比关系。
3.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摩擦力
摩擦力(friction)分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指物体与接触面没有相对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指物体与接触面相对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其公式为动摩擦力=表面摩擦系数×垂直于表面的压力。不同的材料摩擦系数不同,如冰面与物体间摩擦系数较小,而粗糙的表面之间摩擦系数大。
电学基础
电路(circuit)指电流所经过的路径,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组成。电流(electric current)是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一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DC),反之为交流电路(AC)。电流的单位为安培(Ampere)。电压(voltage)的单位是伏特(Volt),只与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resistance),电阻越大,电流通过越难。
化学
理想气体公式
理想气体(ideal gas)指无分子体积、无分子相互作用力的气体,但其特性基本可以应用于真实气体。理想气体公式为:
PV=nRT
其中P为压强(pressure),V为体积(volume),n为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单位为mol),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温度(temperature)。从公式中可以推测出气体在变化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如: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将导致体积变小;当体积不变时,增加温度将导致压强变大。
蒸汽压
特定条件下当液体蒸发与凝结速率达到平衡时,气态分子含量达到最大,其产生的压强称为蒸汽压(vapor pressure)。
温度升高时蒸汽压会增大。当蒸汽压等于大气压时,液体达到沸点。
pH
pH是测量溶液中氢离子(H+)浓度的指数,其公式为pH=-log[H+]。纯水的pH一般为7,酸性溶液的pH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使用pH指示剂(indicators)可以轻松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生物
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指在遗传过程中,遗传性状(genetic traits)由遗传因子(gene)控制。
遗传因子在生物内成对出现,且分为显性因子(dominant)和隐性因子(recessive)。当后代产生时所出现的分离现象可以用显隐性因子解释,如:
当后代只拥有显性因子时表现显性性状;当后代同时具有显隐性因子时,仅表现显性因子性状,不表现隐性因子性状;仅当只拥有隐性因子时才表现隐性性状。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反应公式为二氧化碳+水→糖(CH2O)+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依靠叶绿体(chloroplast)进行,动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其余冷门科目考察知识性内容不多,故不在此进行过多预测。希望同学们未雨绸缪,将对应的知识加以理解吸收,在考试中形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