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高考党和考研党来说都是很不容易的,在家做题的你,会不会做不完作业,还是会沉迷刷题不能自拔,但你会不会出现刷题之后,成绩却没有提高的情况。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关于做题策略、做题方法的三大误区和四大对策。
我们现在先来做个小测验,你会认真做完所有老师布置的题目吗?
1.会,通常跟老师进度走
2.不一定全做完,有取舍
3.自己找题做
做题
误区一:被动做题,填鸭学习。选一的极端情况就是非常被动,老师布置了题目你就做,老师不布置,你就不做。那这个结果首先就是是你去适应老师,你的题目质量是取决于老师的题库质量,一般全班会有五十个人老师一定是按照平均水平来布置的题目,你通过这些题目训练出来的做题能力,也只会在平均水平线上高一点点。
误区二:脱离课堂,进度错位。选三的同学的极端情况就是完全不跟老师走。老师在上面圆锥曲线,你在下面立体几何,老师在上面立体几何,你在下面函数求导。
误区三:平均发力,难度错位。我们做作业的时候,的确各种难度的题都是要做的,因为考试都会考,但是你在整个的做题框架中要有重点。不同难度的题目就要有不同的比重。如果你做的题目难度和你自己的知识水平差比较多,匹配度很低的话,那你的效果就很差。要怎样才能提高匹配度呢?
对策一,难度匹配,门当户对。你和题目彼此之间的知识储备应该是基本对等的。如果你刚出生在新手村,两手空空,就不要去越级杀boss。
反过来说。如果你有特别厉害的科目,比如数学题天天考高分,选择题前几题就没必要天天做了。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你来说太难或者太简单的话,你都可以进行舍弃。
对策二:判断位次,分类题型,我们继续用打游戏来类比。最开始你是在新手村,你做的新手任务就是例题,它会告诉你游戏背景、如何使用技能如何、控制人物,所以例题就是帮助你掌握知识点的题目。
而当你新手村毕业之后,你就要开始独自面对浩瀚的大世界了。这时候你可以将题目分为低档题、中档题和高档题,这三个不是绝对的标准,而是相对于你自己来说的。我们以数学为例吧,假设你数学90分,那考60分的同学都能轻松做出来的题,对你来说就是低档题。而你自己有时能做对的,有时做不对的题就是中档题,还有那些考130分的同学才能努力做对的题,对你来说就是高档题,
所以低档题,其实就是你学习的舒适区。努力伸只手就可以够得着,
而中档题就是你的学习区,你需要不断的努力尝试去巩固它,这样你的分数就可以从90分慢慢攀升到100分。然后原来90分的题就会慢慢变成低档题。而你要把100的题目变成自己的中档题,
不建议大家花太多时间在高档题上面,会消耗你大量的精力。
高档题对你来说是难度非常大的挑战区,就像打游戏打到最后一关。遇到超级大boss一样,你要么需要在其他人团队的帮助下才能把他攻克,要么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才能以小博大。那么低档题、中档题和高档题。我建议的配比是2.5:5:2.5,你的主要精力一定要放在中档题,就是那些你觉得差一点点就能做出来,再多想一步就能做对的题目。
对策三:题型匹配,刻意挑战。还有的同学的做题问题就不是难度不难度的问题,而是挑食啊,有的题型他干脆不做,明知道自己作文不好,但天天去刷阅读题。明明主观题一塌糊涂,还去做选择题。觉得自己不擅长、得分低,有挫败感,选择去做别的题来学习其实是在麻痹自己。只有突破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你才能够提高自己。不管在学习还是在其他什么方面都是这样的。
对策四:教学匹配,系统跟进。你做的题目一定要和课堂相匹配,因为作业就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的。
对策三的原理其实是配件化而非一体化。我们平常在学校上学,你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给你安排的所有的老师每个科目的老师,他来了,你就得上他的课。但现在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你既然都在家学网课了,这个自由挑选的难度本来就下降了很多。这时候如果能按照自己各科的具体情况,寻找到合适的老师,这才是最高效的做法。
你的做题是为自己而做,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