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又把视角转回了上海,聚焦在WLSA复旦国际课程班。
“课程班”?
难道这不是所学校,还是说是个国际部之类的?
其实,它是世界名中学联盟于2012年9月在上海复旦附中进修学校开设的国际高中
课程项目。
世界名中学联盟:
世界名中学联盟(The World LeadingSchools Association,简称WLSA)是由欧盟教育基金会联合英国伊顿公学、美国哈佛西湖中学等共同创办的国际性非盈利性的组织。
上海复旦附中进修学校:
这所学校虽然挂着“复旦”二字,但怎么就透着一股浓浓的“怪味儿”。
反正,“沃赏校”能力有限,没能查到太多关于这所学校的有效权威信息。
所以,严格来讲,WLSA复旦国际课程班既不是独立的学校,也不是某所学校的国际部,甚至不属于教育体制内。但自2012年成立至今,它已经摇身一变,从一个项目变成了一所学校。
因此,今天要介绍的该是WFA(WLSA Fudan Academy),一个挂靠在复旦附中进修学校的课程项目,且现如今升级并更名为
WLSA上海学校(WLSA Shanghai Academy),内外都跟“复旦”再无多大关系。
天知道“沃赏校”为了搞清楚这个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费了多少时间。
校区
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校区”这块呢?
因为WLSA上海学校的学生并不集中不在一个地方,三个年级,三个校区:青浦、杨浦、宝山。
你以为是学校大,“沃”笑你太天真。
校方拖沓了很久才进行了整合,根据最新消息:2020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新生入学高一年级待在宝山校区,而高二高三待在杨浦政熙校区。

图片源自官方公众号
办学成果
WLSA上海学校的2015-2019届毕业生中,21%学生进入美国前20的名校。包括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
相信不少小伙伴们已经注意到前文中的“世界名中学联盟”一词吧。WLSA上海学校作为其中一员,拥有一定的海外资源,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学生的申请有所助益。
学制/课程设置
WLSA上海学校的高中学制为三年,主要课程架构为“WLSA基础课程”、“WLSA高级课程”和“WLSA菁英课程”三类。
WLSA基础课程:打下基础,为WLSA高级课程做准备。该课程采用WLSA海外名校基础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试测评体系,涵盖数学类、英语类、科学类、社科类等多种类别。
WLSA高级课程:采用WLSA海外名校高级课程或荣誉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试测评体系。开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历史、经济学等高级课程。其深度和广度均超过美国AP课程的考试要求。学生修完高级类课程后可自行选择参加美国AP课程考试,为申请名校加分。
WLSA菁英课程:此课程根据中国国情引进并改进WLSA海外名校素质技能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试测评体系。包括哈佛西湖中学的“美国社会融合与差异课程”、伊顿公学的“学生演讲课程”、温彻斯特公学的“思辨课程”以及WLSA特设的技能拓展课程等。

课程详情/截图源自官网
整体而言,WLSA上海学校的课程是接近于AP类课程,更利于学生日后申请美国高校。
除美国方向之外,WLSA也新设了A-Level课程。
WLSA新竹园国际理解教育实验项目
WLSA新竹园国际理解教育实验项目是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与世界名中学联盟(World Leading Schools Association, WLSA)合作开设的国际初中课程项目,培养有接受国际教育意向的具有本市户籍或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的学生。
项目学制为四年,即6年级(预备班)到9年级(初三),课程以基础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为主,国际技能拓展课程为特色。


图片源自官方公众号
一言以蔽之:WLSA现在也有初中项目了。
招生相关
以2020年春招为例:
招生对象:
1.国内初三学生(户籍不限)
2.有接受国际高中教育的意向
3.需达到WLSA上海学校高中课程班自主招生录取条件
招收人数:
WLSA美国班:25人
A-Level课程班:25人
学费相关:16万元/学年
需进行入学测试,考试内容:英语、数学、科学(物理和化学)、英文面试、多邻国英语水平测试(DET)
“沃赏校”的综评:
熟悉“沃赏校”的小伙伴可能会注意到,这期没有“师资”和“硬件设施”这两块内容。
因为的确没什么好说的,师资方面中规中矩,良莠不齐,师生比6:1,中教整体优于外教。
硬件方面,在“沃赏校”目前介绍过的学校中,WLSA上海学校的硬件条件可以说是垫底的存在。根据学生反映,校区、运动场地、宿舍环境等普遍存在问题,再考虑到学费,可以说是相当不应该。
学术方面,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申请方向为美国高校,有GPA这道门槛在,整体学风还算不错。升学方面,办学成果这个参考指标需要掂量,WLSA上海学校作为“世界名中学联盟”的一员,的确拥有一定的海外资源。而这个资源往往会向“优等生”倾斜。当然,于情于理这都很正常,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又该怎样?
管理方面可能是WLSA上海学校为人诟病的一点,这也是本校学生最不满的地方。
另外,WLSA近年动作频频,又是新设A-Level课程,又是新增初中课程项目,步子迈得似乎有点儿大。
或许这又是个不可言说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