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EA/ED1已经陆续放榜,前两天小邦已经陆续帮大家盘点了今年ED申请的大致情况,具体可以参考下面这两篇文章。
但是,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并非所有考生都能如愿以偿,首轮“翠录”,根据今年的情况来看,申请被defer的同学也不在少数。
Defer并非意味着被拒,而是指你的提前申请结果,既没有被录取,也没有被拒绝,而是被延迟到常规申请阶段再做考虑。
所以,小伙伴们千万不要放弃希望,进入梦校的机会依旧存在。
今天的小邦化身军师,来帮被defer的小伙伴们出谋划策!
被Defer后怎么办?
学校是否仍需补充材料,是的话迅速补交
递交材料需按照Admission Office的指示来做。有的学校会让你补交最新的标化成绩,有的则是课外活动或者推荐信,向你的招生官询问清楚。
修改申请材料
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的申请中有一些小的瑕疵,比如简历上有错误,或者Essay里面有小的问题。修正过来,告诉招生官。在这个时候,往招生办公室塞材料变得很重要,但是这是建立在你补交的材料都是必须且是有效材料的基础之上的。
联系招生官/负责你所在区域招生官
大学的招生办Office of Admission的邮箱是针对所有申请者的,有时候你发给招生办的邮件会淹没于各种邮件中了。
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联系负责你所在区域的招生官,比如说中国区招生官,给他们的邮件更有针对性,解决问题更直接。
很多同学在考虑给大学写love letter向招生官表达对学校的热爱和入读的决心。这封邮件建议在常规申请结果放榜前,一般在2月中下旬发这封邮件,此时招生官要做常规申请的最终结果了。想要更新的申请材料也可以发给区域招生官。
补送推荐信
如果大学允许补交推荐信,你可以递交一份展示你的不同一面的推荐信。如果大学不让递交推荐信,那递交了也会被扔进垃圾桶,所以这个方法要先征得大学的同意。
以上这些基本是被defer后,考生们需要考虑的方面。
RD阶段调整策略
当然,即便做了以上这些,也并不能保证学生被转正。建议大家需要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RD申请中,在这一阶段中做到最好!
那么,被defer后,同学们该如何调整RD申请策略呢?
选校名单
选校名单也许在大家早申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早申申请哪些,常规申请哪些。但被defer后,大家就需要重新考虑,之前的选校名单是否还合适,数量是否合理,等等。
申请文书
由于大家普遍在RD阶段会申请更多的学校,因此文书任务量也更大。通常,咱们所说的文书分主文书和小文书,一般学校的主文书都是PS的形式,相当于自我陈述。
而小文书比较复杂,相当于是主文书的一个辅助性问题,也相当于是一个加分的意向。这种文书一般字数会非常少,写出你最真实最重要的东西即可。
如果早申阶段是因为文书不太行被defer,那么大家就需要反思,是否是文书写的还不够好,以及,你是否充分了解要申请的学校。
网申
网申中最主要的是课外活动描述,课外活动描述是需要重点核查的对象,我们选择的活动到底能不能突出我们的特色,能不能突出我们的兴趣爱好。另外一个就是课外活动有没有突出我们的成就和贡献,有没有突破,时间写的是不是合理,这些都需要仔细地核查,甚至可以进一步提高。
最后,大家还可以从其他多个环节优化申请,例如,如果你觉得之前被defer是因为推荐信不够好,那么也可以考虑RD阶段通过调整推荐人来提升推荐信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