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学女神之课外活动与美本申请建议篇


来源:   时间:2016-08-16 09:36:42

  
  大一选了考古学、天文学、人类学、日语、哲学、地质学、还有经济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前两周我们邀请了已经就读于布朗大学的胡淳同学回沃邦分享了她的学习及生活趣事。这位独具个性的布朗女孩不愧为“女神”,自由“任性”地选课、霸气地参加剑道社、细腻的美本申请建议……  昨天“观赏”了女神如何玩转布朗自由选课体系,今天我们继续来听听她精彩社团生活以及美本申请建议的分享。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胡淳。我的高中是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读IB的,现在就读于布朗大学,马上将要升大二了,我的专业目前还没有定,但是我在考虑城市规划、教育几个专业。平时的兴趣爱好就是比较喜欢看剧、旅游等等,从小也喜欢运动,像游泳、打羽毛球,高中的时候参加过帆船社,大学的时候参加的是剑道社。
 
  以下是沃小邦与学员胡淳的访谈对话:
 
  B:沃小邦      H:胡淳
 
  课外活动与社交篇
 
 
  B:在学校除了忙于学习之外,有参加哪些社团吗?能和我们说说参加这些社团的体验吗?
 
  H:我参加了一个社团,就是剑道社。参加这个社团也是源于我对日本的一种兴趣,看过剑道的视频,觉得挺酷的,然后就参加了这个社团。我有一个很短期的打工经历,是帮一个人类学博士生做翻译,他在做拉丁美洲和中国贸易之间的关系,然后他需要看懂一些中国本土的报纸或者是公众号发的文章,我就帮他稍微简单的翻译一下,就是这样。
 
  我再说一下我参加的剑道社,这基本上是一个非常“开发人性”的一个活动社团。因为剑道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就是打对方的头,对于像我一样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人来说,其实是很难下手的。他那里的规则就是打得越重,气场越足的话,你就越有可能赢。所以说我觉得一开始是很考验我的,在前一个月的过程中我一直都打不下去,打下去很轻,我一直不敢,我就怕发生什么事情。
 
  后面就有一个同学带着我,他说那你先打我的手,我就开始打他的手,一开始我就觉得打手感觉更容易坏掉吧?然后慢慢开始锻炼。因为我们打架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喊,就是要增加自己的气势,我觉得过了差不多一个月左右,自己的力度啊,然后就是喊出来的那种能力都提升了很多。到了后来我打人家的头,我可能眼睛都可以不眨一下直接打下去了,就感觉像内心自己有一些什么元素、东西被激发出来了。因为我这个社团的时间比较特殊,它是在平时比如说周二或者周四晚上的8点到10点,它当初这样设置的特点可能就是觉得平常大家课也挺重的,刚好参加这个可以放松一下。我参加这个社团,晚上的话就能够通过喊啊打啊之类发泄一下,我觉得还是挺有用的。
 
  B:对于学习和社团活动或者工作,它们之间会有冲突吗,你如何平衡?
 
  H:我觉得是有冲突的,但感觉大家都安排的挺好的,挺充实的。很多社团都是下午和晚上的时候会进行活动或者是周末、周六下午进行活动。我参加了很多社团然后再加上学习课其实也挺重的。
 
\

  B:布朗大学是美国的第一所可以接受宗教背景的一所学校,你怎样看待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然后对待不同文化或者不同观点的这种包容性?
 
  H: 大家平时还是很尊重每个人的宗教背景、信仰还有观点之类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在我的那个人类学的课上是感受很深刻的,因为我自己本身可能就是中国人,比较了解,所以看待很多问题的话,我觉得是一种很习惯性的中国式思维,就像美国人或者其他欧洲其他背景的人想的方法不一样。
 
  比如说有一个问题我印象很深刻,就是我们老师曾问到一个问题,如果有一艘船快沉了,但是这艘船上有你的爸爸妈妈和你的爱人还有你的公司老板,那你会选择先扔下去谁?让我很吃惊的是,所有美国人的第一选择都是把自己的父母扔下船,因为他们是按照一种很理性的、很功能性的一种方法去考虑衡量,说父母已经完成了养育我们,把我们带大这样的一个工作,目前他们在这几类人当中对我以后的功能是最小的,所以我会忍痛把我的父母给扔下去。但是我觉得作为我是个中国学生来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会把父母先抛开。就这样的中国式的一种思维方式,我觉得在课上好多讨论问题当中,我都看到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很狭隘的。因为我只是居于我自己一个生活环境背景来思考的,我觉得能够接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同学的一些观点之类的,其实对我是有一定帮助的。我上课有时候还会讨论到中国一些敏感话题,有时候会让我不知所措,但是很多美国同学就会很踊跃发言,发表自己对中国政府的一些看法之类的,也是让我增加了很多知识之类的。
 
  B: 留学圈有一个话题谈到很多留学生比较难以融入当地的学生圈或文化生活,然后就形成自己的同胞圈,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你到那边有遇到过这种现象吗?或者对于你来讲是一个困难吗?
 
  H: 我觉得就这个抱团的现象还是有挺多的,就是不只是中国学生,还有欧洲的学生然后韩国、日本的学生其实都有这样的一个情况。但我感觉中国学生可能是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比较腼腆吧,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留学生是最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
 
  我的个性也不是很张扬,但是我认为我还是要去接触一下美国的学生。我会选择在课堂上认识美国学生,因为他如果和我选一样的课,说明他也是和我有同样的兴趣,而且因为我上的文科课的话,一般一个班也就是20个人不到,而且布朗的文科课是很注重discussion,所以上课有很多交流的机会,就会促进我跟美国同学之间成为好朋友的这种关系。
 
  针对在上课的时候中国学生被普遍认为不太爱发言的这种现象,因为我从小的教育就不太敢去置疑老师的一些观点,然后就导致我们不太有自己的想法。一般中国学生以后想在discussion课上发言的时候,都会倾向于我要想好一个观点然后我在把它有逻辑有条理表达出来,但其实这样子的话在美国课堂上是根本没有机会发言的,因为很多美国同学他们基本上是想到一个观点,可能他还没有想清楚就已经先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了,美国的老师还是很倾向于这种很踊跃、很互动的交流方式。所以我感觉上了一年的文科课,在这样的带领下,上课发言的时候我慢慢变得稍微勇敢点了。
 
  美本申请建议篇
 
 
  B:马上2017年的美本申请也将要开始了,你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将要准备申请的那些同学还有家长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关于选校、选专业、文书等方面。
 
  H: 我当时选择学校的时候,第一个点是看这个学校符不符合我的气场,跟我的特点一不一样,比如说太理工类的学校,我一般是不会考虑的。
 
  对于前20名的学校,我觉得如果能升进前20的学校,是我人生能力的一个巅峰。所以当初写申请布朗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我觉得把我自己的“元素”写进去就好。到20到30名的还有加州的一些学校,我申请了很多。我主要是看它的地理位置,然后专业设置有没有我喜欢的,以及那里中国学生有多少,就是这样的一个考虑情况。
 
  我是一个不太注重吃的和住的这方面的人,所以我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也没有太关心它的食堂跟住宿条件好不好。但其实到了布朗之后发现,其实它的住宿和食堂都不是特别的好,但是也没有关系,因为它是布朗!我想可能有些同学可能很注意吃的和住的这方面,那么你们申请学校的时候,这方面应该要多考虑一些的。
 
  文书方面,因为我的课外活动就课后的活动。标划成绩的话就是刚刚能够到达前20水平的标准,其实并不算突出,所以我也是比较倾向于在文书方面里面表现我的特点。好像是从我们这届的时候ED1和ED2开始是可以改文章的,所以我在ED1申请布朗的时候,我的文书就是按照布朗的特点来写的,因为布朗是很喜欢一些比较有个性、比较自由的学生,所以我整篇文章都在描写我的个性,就是通过一些什么事情来反应出我这个人很勇敢,有好奇心和符合他们学校的一些特质一类的,所以我觉得文书投其所好还是挺有帮助的。
 
  包括后面二题的话你的主文书只有一篇没办法改,但是很多学校他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的文书,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去搜一下这个学校主要是招什么类型的学生,它是喜欢什么类型的学生,它的氛围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你可以根据他们学校的特点来写,这样我觉得会申进的概率会高一点。
 
  我问了几个同学的文书,我发现大家都是通过一件发生的小事然后引发出一些什么哲学的思考,最后再总结下自己的特点一类的。有个同学写到他的的特点是他非常的喜欢诗歌,他喜欢去很”伟大”的景点、地方去旅游,比如说他高中的时候他曾经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去西藏,玩了一个月。当时的住宿条件特别艰苦,他当时好像只带了500块钱,就在那边住20个人一间的青旅,然后他徒步走了很多地方,这就是他一个很闪光点。
 
  我写的是我在玩帆船的一件事。我第一次玩帆船我并不是很熟,但是我在湖上的时候忽然遇到了暴风雨,写道当时我作为一名新手我是怎么应对这些情况的,然后最后写出我的特点是很勇敢,就是很敢于去面对挑战。然后我另外一个同学他是学地质的,他在写他的文书时就是说很多人研究地质只是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但是他研究地质他产生了很多对地球对宇宙的思考,就是他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写进去。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写出一个有自己特点的文章,不能像这种比如说:我去做了一次义工,我参加了学校的一个活动,然后我在里面收获很多。就是泛泛而谈,一种其他人都会做的一个描写。
 
  B:对于SAT/TOEFL这些考试,你有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或者方法吗?
 
  H: 我对于TOEFL学习方面没有太多的心得,我是初三的暑假把TPO全部刷了一遍,然后开学就去考,后面考得还行。然后SAT我是真的学了特别久特别久,从高一上一直到高二下,整整学了一年半的时间,很长一段时间的拉锯战。因为阅读是我的弱项,我一开始学SAT的方法是把每篇的阅读,每句话都翻译一遍,就是单词全部查好,全部理解一遍。算是提高下我自己的英语水平而不是去注重于答对那些题,这是我第一遍刷题。然后第二遍刷题的时候我就看哪些地方是我比较薄弱的。
 
  最后我就来到了沃邦学习,沃邦阅读的老师让我先做题,一个礼拜多做几套题,然后圈出我比较容易错的题,比如说有像总结题或者是单词揣测那种题,他就会教给我一些方法,然后我就照着去做。我觉得SAT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背单词,因为一开始我想到的是如果我把阅读里面所有的单词查清楚,我感觉自己也差不多了。但是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感觉单词还是比较薄弱,我很感谢沃邦那个督导每天追着我屁股后面让我背那么多单词,就是这样背了一年以后,词汇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再做那个题的时候就感觉更轻松了。所以说要考SAT的同学我建议你们是尽早开始,最好是一两年把所有的单词背个三、四遍,就这样过一遍,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就是不要投机取巧,以为自己水平够了可以勉强过去。
 
\
 
  B: 对于背单词你感觉怎么样?当初背单词有没有经历过“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的循环状态?
 
  H: 这个我非常感谢沃邦的课程,就是背单词的这个课程设置,每过一周的时候会让我把这周的单词全部复习一遍。然后沃邦这边好像是自己写了四、五本的单词书,我每背完一本单词书的时候我也要重新把之前的全都复习一遍。过了一年之后,我基本上把这四、五本单词书来回反反复复背了两三遍,所以感觉记忆还是挺深刻的。
 
  B:对于将要出国的同学,在生活方面有什么可行性的建议吗?
 
  H: 我觉得如果是女生的话,记得去那边要买个热水壶,因为美国的水基本上是冰的,它有个地方专门是给加冰块的。大部分美国人从小都喝冰水的,我觉得中国体质的一些学生其实不太适应喝冰水的,同样,我也买了一个热水壶。
 
  还有它那边浴室的那个水质可能和中国的也不太一样,我的同学们也会跟我反应说我们每次洗澡出来都掉发比较严重,所以说去那边的女生如果有这样的情况的话可以考虑下买一些带有这种药用的一些洗发水一类的。不需要带太多的中国食品过去,还有包括什么老干妈之类的都不用带去(笑),因为那边有一个很神奇的网站叫做亚米网,它上面基本上你可以想象到的中国零食都有,包括日本的化妆品、洗发液,它上面全部都有,我们就是一个学期一箱一箱从网上订,然后买回来的,感觉还是挺好用的。
 


延伸阅读

美高女孩访谈录|为什么选择考ACT

SAT高分学霸访谈视频|阅读能力如何提高

布朗大学女神学习与生活分享之自由选课篇